发布时间:2019-07-12编辑:未知
6月20日,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里,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小东的案头,一本摊开的俄文书书页微卷,旁边一本笔记本被记录得满满当当。
书桌上,建筑学、美学、中亚文明等各类书籍整齐摆放,多半书目都做了标记。因为正筹备编写中亚五国建筑研究史,80岁的王小东还在不停地翻资料、画草图。
王小东前半生钻研建筑设计,后半生专心研究理论。数十年来,他一直在钟爱的建筑领域不懈奋斗,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学术理想与追求就是我的诗和远方。”王小东说。
一个建筑师的新疆情怀
出生在甘肃、求学在陕西、扎根在新疆,王小东的人生轨迹源于一种新疆情怀。
1963年,王小东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因为对新疆的向往,毕业时他选择了新疆。
一到新疆,想象中的戈壁、雪山、森林、牧场都成了现实,王小东从内心爱上了这里,发出誓言:一定要留在这里,做出一番事业。
没有照相机和摄像机的年代,画纸和画笔就是记录城市的最好方式。实习第一年,王小东利用业余时间背着画夹去乌鲁木齐市的大街小巷写生,记录风土人情、自然风光。“那时,我画了一幅以博格达峰为背景的城市水彩画,当然其中不少建筑是我虚拟的,画名为《一个建筑师的梦》。”王小东告诉记者。
1973年,乌鲁木齐要建烈士陵园,这是王小东到新疆后承担的第一个大型建筑项目。“当时设计不像现在,花岗岩可以现场切磨,那时候每一块石头都得画出来,哪一面磨光、哪一面有榫头都得画,乌鲁木齐没有雕塑厂,画完的石头只能送去北京加工好了再运回来。”王小东回忆说。
设计让老百姓满意的建筑
在王小东的建筑设计生涯中,喀什老城区的抗震改造和风貌保护,是最让他欣慰的事。
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喀什老城区建筑的抗震性很差,国家多次投入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喀什老城区抗震问题。不过,2008年,王小东参与实施喀什老城区抗震改造项目时发现,很多居民都不愿意离开祖祖辈辈生活过的街巷——“搬进楼房连烤馕都不方便。”
有人建议拆掉重建,也有人提议加固保存,但是要把老城区的抗震级别降低一些。
“拆掉重建等于破坏历史,降低抗震级别谁敢保证安全?不敢保证就是空话。”王小东当即否定这两种方案。
王小东组织团队到老城区走访,论证得出“两个100”数据,即平均每户建筑面积超过100平方米、平均每户占地面积超过100平方米。
“这意味着,居民不用搬迁就有足够的空间在原址上恢复房屋。房屋面积不变、户型不变,同时采用砖混结构,加上下水、燃气、供电等设施。”王小东说,关于喀什老城区抗震改造的构想,采取一户一设计,对大部分不能抗震又无法加固的民居就地拆除,照原样恢复。
在王小东的理念里,好建筑必须有阳光、看得见蓝天、通风畅快、上下楼方便。
最终,他的建议被采纳,既解决了喀什老城的抗震问题又保留了其原有风貌。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1985年,王小东光荣入党。
“作建筑师就要为人服务,作为一名党员就该有这样正确的价值取向。”王小东说。
1999年,王小东从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的岗位上退下来,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继续从事建筑创作。
那时候,正是新疆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时期,建筑设计中也出现了一种“贪大求洋”、盲目攀比的风气。
王小东决定改变这一状况,他尝试在创作中更多引入中国元素。在奎屯明珠楼的创作中,他着意表现基于新疆特色的建筑形体及结合新材质的细微处理;在北京中华民族园新疆景区设计中,他采用民族工艺砌砖等,设计出风格新颖、民族特色浓郁的建筑。
从事建筑和城市设计研究工作50多年来,王小东设计了库车龟兹宾馆、新疆国际大巴扎、自治区博物馆、北京中华民族园新疆景区等作品。他曾荣获国际建协授予的“罗伯特·马修奖”(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奖)、我国建筑师最高荣誉奖——第四届梁思成建筑奖。
至今,王小东仍勤奋工作在建筑设计和理论研究第一线,他将“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执着投入到建筑创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入党时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