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根本指针-凯发k8官方旗舰厅

发布时间:2019-05-20编辑:未知

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系统概括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中国实际,顺应时代大势,抓住人与自然和谐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中国历史智慧,吸收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教训,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着力解决生态问题怎么看、怎么办,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生态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为解决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困境提供答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开创我国绿色发展的新局面、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有的古老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如何认识、把握、处理这一关系,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生态文明思想从根本上来讲,解决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认识生态问题的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新发展、新体现。

第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人类文明的起源地都是生态良好、水草丰美、适宜人居的地方,而人类文明的延续则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也是文明能够延续的基本条件。作为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之一,且成为唯一延续不断的文明,中华文明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成功维护了自己的家园,悠久的历史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其中,有理念,比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有生态行为规范,比如:“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格言,教育人们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有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比如:孔子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些绵延数千年的生态理念,为当代中国开启了尊重自然、面向未来的智慧之门,依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引。比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秉承了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体现了中华文明生命有机体的思想,要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体现了传统节用思想,等等。

第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新发展。首先,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体现了尊重规律、尊重自然的思想。习近平多次提到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强调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其次,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力思想。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不仅自然界是劳动者的生命力、劳动力和创造力的最终源泉,而且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习近平提出了“绿色gdp”概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论断,并且强调,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这从基本理论上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赋予生产力新的时代内涵。最后,是在人与自然矛盾问题解决上,马克思认为只有未来社会才能实现“人同自然的和解”、“人同本身的和解”的“两个和解”。习近平强调,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的两大基本关系之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不好会带来社会崩溃、文明衰退,甚至消亡。回顾古埃及文化、古巴比伦文化、古希腊文化、古印度文化、玛雅文化的兴衰,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这些文明的兴衰都同它们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的消长、兴衰有关系。在我国的历史上也有不少值得总结的教训。现在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也曾是森林遍布、山清水秀,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湮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楼兰古城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在唐朝以前突然消失了。人类背叛绿色、毁灭绿色,就是背叛自己、毁灭自己。失去了绿色的呵护,人类文明终将难以持久为继。习近平谆谆告诫道:“这些深刻教训,一定要认真吸取。”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因此,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第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中国问题的现实解答。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我们在取得这一伟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生态问题。毋庸讳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两百年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集中显现,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已有的环境问题还没完全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接踵而至。针对这种严重状况,习近平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例如,曾经一时,北京乃至华北地区雾霾严重到“高天滚滚粉尘急”,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对于老百姓来说,每天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就是百姓心中的“梦”。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日益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主要内容。但目前我国的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还存在明显不足,无法满足人民需要。顺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此,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自觉地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实践的产物,从一步步的实践经历和破解工作难题中,孕育、发展、完善起来的。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特别是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这“六项原则”高度概括了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既是理念,也是原则,既是指导思想,也是行动纲领,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目标、途径和原则,揭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的本质规律,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新境界。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主题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目标。人类活动受到自然容量约束,人作用于自然,自然也会反作用于人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重要的是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取得一时一地的发展。事实证明,人类什么时候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人类社会就会健康持续发展;什么时候试图凌驾于自然法则之上,都将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承认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指明了环境和发展统一的原则和路径,关键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先污染后治理,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是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教训,也是我们有些领导干部的错误认识。实践证明,脱离生态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生态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绝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绝不可再走以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的老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在发展实践中,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修复优先的生态优先原则,加快形成生态化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道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天蓝、地净、水美的生态环境是人民对美好生态的向往。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提出的“环境就是民生”“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思想,高度契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既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目的这一最高价值要义。在新时代,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依法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系统方法论的体现,揭示了山水林田湖草之间合理配置和统筹优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应遵循的方法。生态系统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要从系统凯发k8官方旗舰厅-凯发k8国际手机app下载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现代性的重要特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推进生态文明的有力保证。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制度具有确定性、可预期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今天,生态环境危机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一招。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视野和大国担当。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习近平在多个国际场合表明,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特点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最根本的思想特征是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属性,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思想的新发展。

一是具有深邃的历史视野。“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一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这一丰富思想宝库中不断汲取营养,深深根植于中华文明丰富的生态智慧和文化土壤;另一方面,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从人类文明的兴衰中把握规律,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些思想将如何处理人类生产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论发展到了新高度,体现了对生态问题的历史责任感和整体发展观。

二是具有坚定的人民性。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最真实的人民性。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习近平指出,环境就是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回应人民新期待,不仅深刻认识了生态环境与民生问题的关系,从思想上真正重视人民的生态需要,而且切实深入到了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之中,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如习近平始终强调的“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环境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的一个关键,要坚决打好打胜这场攻坚战。”

三是随处体现的科学方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突出体现了问题导向、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也是指导全局、运筹战略的现实导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来的,也是本着解决问题去的,问题是思想的核心。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习近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是掌握辩证法的大师,特别是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充分体现了辩证思维的根本要求。“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习近平一直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在生态文明问题上,习近平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系统思维,是习近平一直强调的思维方式,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及其互相联系,“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是在生态文明中的集中体现,同时,习近平强调:“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

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战略架构和实践抓手

第一,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是习近平在全国生态文明大会上首次提出来的战略任务,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这一思想的战略框架。其包括: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包括五大体系与六个原则,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思想篇和行动篇:生态文化体系是理念和价值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和内核,是行动的引领和精神的动力。其核心价值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和行动自觉。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需要全社会的行动。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要大力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提倡先进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审美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模式,引导人们树立绿色、环保、节约的文明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只有当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绿色生活方式成为习惯,生态文化才算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

生态经济体系是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载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一要树立生态价值理念。与土地、技术等要素一样,让生态环境成为有价值的资源,成为现代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使用要付费,损害要补偿。二要建立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体系,使其进入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体系中,真正让“绿水青山”转变为可计量、可考核、可获得的“金山银山”。三要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抓好生态工业、生态农业,抓好全域旅游,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保护与发展的有机统一。

目标责任体系是落实的组织保证,既是“指挥棒”,也是“加油站”。生态环保目标落实得好不好,领导干部是关键,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要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特别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制度。对罔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终身追究,绝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思想的制度载体,是落实的动力和制度保证。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大多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因此,应不断深化和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顶层凯发k8官方旗舰厅-凯发k8国际手机app下载,加强科学政绩观建设,加强法治和制度建设。习近平同志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从制度上来说,我们要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制度不落实,就会形成“破窗效应”。要强化制度约束作用,强化落实力度,让制度生威。

生态安全体系是底线思维的体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红线”。生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久稳定,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基石。建立生态安全体系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是必须守住的基本底线。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是生态平衡的基本特征,是生态安全的标志,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象征。要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功能性,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着力点,最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的问题,是要着眼生态环境的敏感问题,关注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妥善处理好国内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生态承载力不足的问题,要不断增强处置突发环境事件问题的能力。

第二,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是落实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依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建设生态文明,我们要明确,我们不再单纯以gdp论英雄,但不是不要gdp,“硬发展没有道理”,但发展是硬道理没有过时。我们要的发展是环保与发展的统一,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根本上来讲,就要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落实新发展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要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第三,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战。建设生态文明,任重道远,既要打好持久战,也要打好攻坚战,特别要打几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重点论工作方法的体现,是落实“环境就是民生”的要求,要把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要着力打好蓝天、绿水、净土保卫战,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一面是现代化的城市,一面是衰败的农村,这样的小康是不全面的,这样的现代化是不全面的。农村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短板。要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