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28编辑:未知
从菜市场到“微花园”,再到居家旧物改造……作为景观设计专家,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侯晓蕾,近年来致力于东四南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公共空间景观提升尝试。她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引领着学生和街坊共同装点完善着充满京味和美感的胡同公共空间。
利用空调水进行“灌溉”的立体花坛设计方案。
景观提升
原来的味道不能变 百姓的东西不能扔
利用墙边角落,从下至上依次搭出几层逐渐缩小的台子,就成了颇有层次的微型花坛。若是在台子上切割出一些浅浅“沟渠”,排出的空调水便也有了去处,整座花坛甚至可以实现环保节能的自动灌溉!
原本杂乱堆在窗下的废弃砖块儿,摇身一变为高低起伏的砖墙,花盆摆放上去显得错落有致。更巧妙的是,砖墙下方掏出几个“洞穴”,还可作为铲子、水桶等日常杂物的收纳之处。
在史家胡同博物馆,一场围绕着“胡同微花园”进行的景观设计展览,连日来正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每一项设计作品都包含着现状图片、构思草图,以及改造后的预想模型。人们能够直观地看到那些起初被随意栽种摆放在百姓家门口的植物,如何经过简单拾掇成为整洁漂亮且易于维护的胡同景观。并且,几乎不需要花什么钱。
“我给同学提的设计要求就是,原来的味道不能变,老百姓的东西不能扔。”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侯晓蕾介绍,这里展出的所有作品,其实都源自央美学生的课程实践--今年她开办了一门选修课,邀请社区居民和央美学生一起,对自家“微花园”进行景观提升。
“微花园”这一称呼,实际上是央美师生们的创意。早在2015年,侯晓蕾便对胡同居民这种微型自发景观产生了兴趣,与学生一起跑遍东四南、白塔寺、景山等多个片区,记录下了大量的胡同花园。
据侯晓蕾观察,居民种植喜好各不相同,共通之处是“务实”。例如葫芦、丝瓜、葡萄等可以吃的品种较为常见。也有一些月季、蔷薇这种皮实的本土植物来承担美化功能。“老百姓营造的小场景体现了对美的追求,但不可避免有些杂乱,希望就着原有基础进行提升和改善。”
对微花园的改造,同样以“微”字贯穿始终。因此呈现的效果模型中,大爷家的自行车依然以原有姿势靠在墙边;大妈家门口的几截树桩也没有挖走,就势打磨成可供人休憩的坐墩……侯晓蕾表示,项目倡导的“微介入”看似蜻蜓点水,实际上需要深挖居民需求,是一种基于日常生活的美学再造。
社区营造
美化生活不是终点 促进交流更加重要
在侯晓蕾口中,“生活美学再造”一词被屡屡提及。事实上,这一听上去颇为艺术范儿的概念,近年来通过美院师生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已在胡同居民间有了更为接地气的表达。
目前正在展出的“微花园”景观设计,便是“生活美学再造”的一项最新活动。而上一次活动,则要追溯到去年底,朝内南小街菜市场的空间改造与艺术提升。
据悉,2017年,东城区商委和朝阳门街道历时半年多,对菜市场进行了落架大修。硬件设施提升后,央美联合北规院、菜场摊主、胡同居民一起,通过亮丽的招幌、充满设计感的手绘等形式,为菜市场赋予了不少艺术文化气息。同样是没有“爆改”,却让人真切目睹了菜市场的华丽转身。
“以往大家都觉得菜市场环境不好,所以菜市场越来越少,都被改造成了超市。但和超市不同,百姓去菜市场拉拉家常砍砍价,是有交流在里面的。”侯晓蕾坦言,希望借着项目机会展现菜市场变美的更多可能性,从而为老百姓留住一些空间。
再往前,“生活美学再造”系列中令侯晓蕾印象深刻的,是一次与史家胡同和周边社区居民做旧物改造盆栽的活动。十几个学生每人带一棵老百姓喜欢的、好养的植物,居民则带上破水壶、空油桶、泡沫箱等废旧容器。大伙儿一起沟通、互动,将植物与旧物“碰撞”成一件全新的艺术品。“我们将设计带去寻常百姓家,与旧物相结合,为老百姓传达出美的理念,这就是一种从生活中发现美的有意义过程。”
美化生活也并不是终点,侯晓蕾认为,在社区举办类似的活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重要。
“旧物改造活动中有个女孩,跟一位老爷爷一块儿制作。老爷爷拿了一个旧饭盒,女孩不但帮他设计,还在饭盒上画了他的头像。老爷爷上去讲述制作过程和想法时,特别诚恳地感谢了那位女孩,说给他画的小画,让他想起了哪些记忆……女孩就感动得哭了,那个场景现在想起来还是非常温馨的。”侯晓蕾感慨,这就是回到了社区营造的层面。“我们以往做的旧城改造、城市美化运动等等,更多可能只关注于表层的面貌。但只有抓住人心,提升人和人之间的温度,才有更深远的意义。”
环境转变
从“自找麻烦” 到顺利扎根
虽然以往对老城人文环境也有所关注,但侯晓蕾回忆,真正“落地”并切实感受到内在变化,还是近几年的事儿。
2014年,侯晓蕾受北规院邀请,带队参加了一项以老城街巷环境提升为主题的街道竞赛。朝阳门街道的东四南大街,就是竞赛涉及的一个“点”。在对东四南大街及周边胡同反复勘探过程中,她对胡同内部生态环境产生了兴趣,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竞赛结束后,侯晓蕾团队获得了一等奖。彼时北规院已经和朝阳门街道建立了联系,希望邀请侯晓蕾作为志愿者,帮助居民进一步做院落空间的改造。
“以学者身份来当志愿者,觉得可以尝试一下吧!”侯晓蕾笑言,谁知自己接手的第一个课题就颇具挑战。“那个院子有15户居民,加起来50多口人啊!因为改造方案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对他们各家空间的规划,完全协调真的很难,说着说着可能就吵起来了。”
院落改造遵循“一票否决制”,为了尽量多的居民参与,有时不得不把会议安排在晚上10点。那段日子,央美师生无数次上门沟通协调、交流陪聊……侯晓蕾坦言,当时真的有种骑虎难下、自找麻烦的念头。“之前做项目面对的基本都是一两个领导,这类项目每一个人都是甲方,都代表了一种想法。但回头想想,这种经历非常有意义--越是如此复杂的情况,越没有设计师去面对他们,越需要我们去做些事情。”
如今三四年过去,侯晓蕾的“生活美学再造”也在东四南地区扎下根来。“跟居民已经非常熟悉了,跟街道说做一个活动也都非常支持,还逐渐有别的街道来找,也想做类似的事情。”
这些变化让侯晓蕾很受鼓舞,她表示,作为研究学者,需要有学术上的前瞻性。起初尝试着做胡同景观提升改造的时候,可能还没有获得太多理解与关注。“说实在的自己心里也没有把握,近两年北京出台的总体规划已经强调要整体保护,突然觉得对我们是一种鼓励,正好印证了之前的思考。”侯晓蕾期待,微花园、旧物改造盆栽等,作为社区营造的途径可以在更多街道进一步推广出去,成为常年、定期举办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