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吕斌:第六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城乡协同路径-凯发k8官方旗舰厅

发布时间:2024-04-26编辑:创始人

2024绿色低碳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大会近日在南京举办。在大会的“乡村振兴与和美乡村建设论坛”上,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吕斌发表题为《第六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城乡协同路径》的演讲,提出发展“第六产业”是乡村产业兴旺的适宜道路,以福建、浙江、江苏等地案例介绍了实施“第六产业”的三种主要模式,并提出城乡协同的生态耦合系统是城乡协同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形态。

640

01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与产业路径
1.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与总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20个字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排在首位,是第一要务。

如何发展乡村的产业?需要推行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依靠科技力量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选择适合当地的高效、特色、生态、可持续的优势产业进行发展。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即发展“第六产业”是乡村产业兴旺的适宜道路。

2.什么是“第六产业”?

“第六产业”是一个形象的说法,与我国当前提倡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内涵一致。就是通过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即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第三产业),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为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光明前景。

发展“第六产业”要坚持以农业为主体,基本做法是通过一、二、三产业的相互融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基本趋势是让第二、第三产业附着其上,逐步使原本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变身为综合产业。可以说,“第六产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真谛。

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并就发展产业融合方式、培养产业融合主体、完善产业融合服务等方面做出了全面部署,农业三产融合正式驶入快车道。

2

3.在中国实施“第六产业”的机制和模式

要实现乡村农业的现代化,仅靠单一项目的投资和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力培育能够释放农业资源、推动农业增值的产品,形成贯通种养、加工和营销的大产业链条。比起单一的某个产业,“第六产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光明前景。

发展“第六产业”的机制,通常是农民入股企业。“第六产业”是政府、村民、企业、消费者等多方利益交集的共生体,采用市场化、股权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共同做大蛋糕,就能使包括村民在内的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分享经济成果,进而实现乡村振兴。

02 实施“第六产业”的主要模式
在中国实施“第六产业”主要有三种模式:公司 基地 农户、依托农户办园区、依托特色办园区。
1.公司 基地 农户
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生产收购合同,向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按合同确定价格回收农户产品,保证农户有较好收益。公司与合作社签订产购合同,合作社与公司谈判价格及应享受权利。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销售由股份公司统一核算。农民既是企业的股东,又是企业的打工者,既能参与股份分红,又能获得打工收入。
案例1:福建宁德市古田县食用菌产业
古田县发展第六产业,育种时因为要恒温恒湿,就由专业公司统一采用科学管理模式进行育种,种植的初级阶段交给农民,其他科研、技术革新都有专业的人负责,各尽其责,食用菌产业已成从原有零星、小规模、自发盲目的生产状态逐步向商品化、专业化生产方向发展。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功能最齐全、集散量最大的食用菌专业市场。
古田县食用菌产业经过近50年的研究和发展,呈现出六大特点:生产大众化、生产基地化、生产周年化、产品结构多样化、生产技术专业化、产品市场国际化。
3
案例2:广西桂平市石龙镇石排农场莲藕生产基地
石龙镇石排农场莲藕生产基地是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这里是有机莲藕、新鲜莲藕、绿色食品——莲藕、鲜鱼、老母鸭、鲜鸭蛋、生态莲藕、生态鲩鱼、生态鲤鱼等产品的专业生产基地,是高品质的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基地。
4
03 助力乡村振兴的城乡协同发展路径
城乡协同的生态耦合系统是指城乡自然生态圈与都市活动圈的耦合,在空间、产业和功能三个维度形成协同效应的系统。
5

空间协同:在人工空间与自然空间之间,构筑物质和信息流能够无缝循环的空间结构。

产业协同:基于空间协同,农林水产业与工业、物流业和服务业,及承担各产业研发和咨询功能的知识产业之间协同运行的代谢过程。

功能协同:通过产业协同,在自然生态圈中产出的自然资源与由都市圈提供的工业、服务业、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等都市基础服务形成互补功能,进而支撑系统内人的高质量生活与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生态圈与都市圈协同形成的共生系统构筑的循环结构。

2.城乡协同生态耦合系统的类型

城乡协同生态耦合系统可以归纳为6种类型:

(1)自立型

即城市再自然化,在城市内部回复或引入城市农业的模式。开展城市农业的空间是通过推行紧凑型城市建设得到的空闲地自然化或农地化,进而强化城市内部的农业振兴地域。

(2)产业协同型

农业不只生产特定的农作物,还应包括从事食品加工业、旅游业、建设工程、水道水利工程等各种各样的二、三产业,通过城市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即第六产业),将城市与农村有机地联系成一体。

(3)空间协同型

思路是通过推行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化,将组团化的城市建成空间与广阔的田园地域适度地混合、近接,进而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即通过建成空间与田园空间的融合,强化城乡的融合。

(4)金融协同型

为了应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资金,克服造成农产品流通不畅的物流、人才缺乏等相关问题及国际农产品交易关税保护等造成的负面影响,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金融支援政策和措施,强化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等将农产品向城市直销及工业产品供给农村的物流价值链的管理。

(5)生态足迹协同型

通过构建城乡协同的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系统,促进自然资源循环利用,提升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态足迹。自然生态圈与都市圈耦合的共生系统,单位城乡面积会有较高的生态承载力。

(6)自然资源服务协同型

通过农村向城市持续地提供健全、有活力的自然资源服务,促进城乡连携。自然资源服务包括提供农产品、生物质能源、树林的碳汇、土壤的固碳量,及生物多样性等。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第三部分“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一节中,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第六产业”是高质量发展时代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质产业,是实现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这一宏伟目标值得探索的创新路径。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