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2编辑:创始人
学术先行,不止亚运。8月18日,由浙江省体育局、杭州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办公室指导,中国建筑学会体育建筑分会和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浙大设计院”)联合主办,浙江大学平衡建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平衡中心”)协办的“2023杭州亚运体育建筑学术论坛”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逸夫科教馆208报告厅顺利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敦山,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朱慧,中国建筑学会体育建筑分会原理事长、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原副司长、巡视员杨嘉丽,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建筑学会体育建筑分会理事长钱锋,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孙一民,杭州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场馆建设部部长邱佩璜、综合处处长徐斌、设施运维处副处长李沈飞,嘉兴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蕾,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园建设与管理处处长蒋叠峰,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体育建筑与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体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邓志伟,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体育建筑工程设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罗鹏,nbbj公司董事、设计总监胡伟,ats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设计总监温卡·度别丹,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九建筑设计院院长甘海波,北京华体创研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杭州分公司总经理佘勇,浙江大学建筑系副系主任刘翠等专家和嘉宾,以及浙大设计院董事长、首席总建筑师、平衡中心主任董丹申,浙大设计院党委书记吕淼华、院长杨毅出席本次论坛;浙大设计院总建筑师黎冰,副院长、副总建筑师、平衡中心副主任王健担任论坛主持。
开幕致辞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朱慧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举国关注,举世瞩目。浙江大学作为全国高等教育的“领头雁”,在场馆建设改造、人员安排、志愿服务和医疗保障等多维度、全方位地积极助力杭州亚运会赛事工作。

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建筑学会体育建筑分会理事长钱锋代表主办方中国建筑学会体育建筑分会发表致辞。他首先对本次论坛如期开幕及浙大设计院建院70周年表示祝贺,并提及,中国体育建筑走过了70年辉煌历程,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迎来蓬勃发展,而今体育建筑发展也进入了新时期,将更加注重均衡发展、智能发展、绿色发展和保护更新发展。本届杭州亚运会坚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场馆以改造为主,且有很多学校场馆,做到了很好的均衡发展,也为其他省份承办大型赛事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杭州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场馆建设部部长邱佩璜在致辞中特别强调后亚运时代:全国还会有大量的赛事承办和场馆建设需求,为贯彻落实二十大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要求,有必要对杭州亚运会场馆建设经验进行回顾、交流、总结,形成杭州亚运场馆建设的“亚运遗产”。在这全民喜迎亚运的日子里,今天,院士、大师、专家学者、亚运场馆建设和管理者齐聚一堂,通过学术论坛的形式开展学术交流,为我国未来大型赛事的体育建筑设计建设提供学术指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2023是杭州亚运年,也是浙大设计院建院70周年。作为高校设计院,更作为深度参与杭州亚运会场馆建造的设计方之一,浙大设计院始终坚持对于体育建筑设计的学术性反思。浙大设计院董事长、首席总建筑师、平衡中心主任董丹申在致辞中提出了“民本视域下体育建筑设计创新的在地共生”的设计理念。“民本”是立场,呈现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与升华,在于坚持体育建筑“为人民而设计”的目标,强调设计全过程的人民主体性。通过对体育建筑及其关联环境的创新性营造,为人民群众带来幸福美好的、可触可及的体育文化生活。“在地”是对情境的理解,关注体育建筑所在“地域、地方、地点” 中的丰富时空要素,并不断发现适宜、追求贴切、互动适应。“共生”是目标,期望通过设计创新达成体育建筑所关联的各人群和各要素的互惠互利,和合共存的状态。“共生”也是路径。对于设计主体而言,则是在价值导向方面通过职业情感和设计学理的统一,重构体育建筑以民本为目标的工程理性,与民共情,知民所需;在营建逻辑方面通过法度遵循和形式创造的匹配,以指导我们新的设计;在设计美学方面,通过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融合,构建由协同技术支撑的,且具有体育建筑特色的艺术审美,以贡献在地文化传承。而对于面向客体的设计实践而言,则须聚焦体育建筑所关联的社会、文化、传统、城市、环境的多重背景,以及它们的共生关系,倡导“人本为先、多元包容、动态变化、整体连贯、持续生态”的设计原则。
主题报告
本场学术论坛共汇聚了国内外9位大师、专家,带来了全天的学术盛宴,分别为:

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孙一民——《再议体育建筑复杂科学问题》。

杭州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场馆建设部设施运维处副处长李沈飞——《杭州亚运会场馆技术管理》。

nbbj公司董事、设计总监胡伟——《不止是为了亚运——nbbj杭州奥体中心设计故事分享》。

浙大设计院建筑四院院长钱锡栋——《“云之翼”——杭州亚运会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

ats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设计总监温卡·度别丹——《合成自然( syntheticnatures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体育建筑与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体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邓志伟——《思深忧远,历久弥新-一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设计实践分享》。

浙大设计院总建筑师、建筑创作研究中心主任胡慧峰——《适宜技术手段下的在地性表达》。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九建筑设计院院长甘海波——《文保建筑在城市更新中的活化利用一一以杭州体育馆的保护利用为例》。

浙大设计院体育建筑事业部总监、建筑二院院长沈晓鸣——《和合共生的体育建筑创作之路一-uad体育建筑设计回顾》。
主题展览
荣光与责任并举,学术和实践并行。在论坛举行之际,浙大设计院70周年展览系列之《亚运建筑——平衡体育建筑新实践》也同步开展。立足亚运,拓宽视野,展览通过浙大设计院在杭州亚运会和体育建筑领域的项目实践,展示了平衡体育建筑助力杭州亚运的理念和体育建筑设计的浙江力量,更传递了在新时代新发展理念下,体育赋能城市、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愿景。

浙大设计院党委书记吕淼华为开展致辞,并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敦山、中国建筑学会体育建筑分会原理事长、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原副司长、巡视员杨嘉丽、浙大设计院董事长、首席总建筑师、平衡中心主任董丹申为本次展览开展共同剪彩。



标准研讨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大型赛事体育场馆建设标准》专家研讨会,该标准主编单位为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杭州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场馆建设部、北京华体创研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主管部门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设计处副处长葛鑫钬、浙江省标准设计站副站长杨晓帆、浙江省标准设计站标准编制室副主任林敏敏、浙江省体育局高级工程师宋海强出席会议。浙大设计院总经理杨毅、体育事业部总监沈晓鸣,杭州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场馆建设部设施运维处副处长李沈飞、北京华体创研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佘勇分别代表主编单位发言。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孙一民,中国建筑学会体育建筑分会原理事长、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原副司长、巡视员杨嘉 丽,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体育建筑与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体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邓志伟,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体育建筑工程设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罗鹏,浙江大学建筑系副系主任刘翠等5名专家针对标准初稿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主管部门领导进行了总结发言,并对标准编制下一步工作方向、工作内容、成果形式等提出了要求。我院副院长王健、总建筑师胡慧峰、建筑四院院长钱锡栋、质量科技部主任丁德等也出席了本次标准研讨会。


项目参观
8月19日上午,浙大设计院组织了亚运会场馆考察活动,参观了杭州亚运会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和亚运会篮球比赛馆——绍兴奥体中心体育馆,孙一民、杨嘉丽、邓志伟、罗鹏等部分专家参加了此次考察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