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01编辑:创始人
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原所长马炳坚日前参加《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纪录片专家研讨会时表示,这部纪录片是一部在建设领域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的优秀电视片,更是一部揭示中华民族居住文化的宏篇巨制。
“内容非常丰富、形式鲜活、生动具体,涉及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以及中华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马炳坚说:“不仅发掘了中国人的建造智慧,还展示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秩序、宗法制度、宗教信仰以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居住形态、民风民俗、营造技艺等各个方面。”
马炳坚认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先进性”在片中最值得被关注。凭借50多年的专业研究,他判定以木构建筑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建筑无论从理念还是技术上在世界上均处于领先地位:
一是建筑选址。堪舆学是中国的先人选择理想的人居环境的一门科学,是古代的建筑环境学,对城乡规划与设计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是材料选择。中国传统建筑称为土木工程,土和木是基本的建筑材料,环保、绿色、低碳且可循环利用回归大自然。因此,中国几千年前在建造房屋方面已经实现了“碳中和”。
三是结构形式。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节点为榫卯结合,柱子是不生根的。建筑可拆解、移动或搬迁,西方建筑难以做到。
四是建造方法。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早已形成成熟的模数制度和权衡比例关系,建房按照尺度比例、榫卯构造制作出柱、梁、檩、枋等构件而后组装,是世界上最早的装配式建筑。
五是抗震效果明显。不同于西方钢筋混凝土建筑讲求“抗震”,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以柔克刚”“墙倒屋不塌”,后者不论从建造理念还是建造成果上,都体现了先人的高超智慧和在世界建筑领域的先进优势。
马炳坚强调,中国传统建筑所依靠的传统工艺技术,是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建筑营造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建筑智慧的亮点。由于长期“仕匠分离”,几千年来,这门“绝学”始终在师徒之间口传心授,从未见于经传。20世纪八九十年代,马炳坚、刘大可、蒋广全等拥有丰富古建筑工匠实践经历且有志于将这门技艺通过现代建筑表达方式传承的多位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将北方官式古建筑的木作、瓦作、油漆彩画等技术结合自身实践,撰写了多部专业技术书籍,使古建筑传统工艺技术这门“绝学”登上大雅之堂。这不仅是传统建筑业的历史性进步,更为年轻人通过理论学习加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技艺与文化传承奠定了基础。马炳坚认为,媒体宣传普及在这一过程中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纪录片在传承弘扬传统建筑文化和技艺方面开了好头,值得庆贺,但接下来的工作会更多更艰巨,需要业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马炳坚表示。